杨旭东: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

【精品课程】 2018-10-22 22:14:57

10月16日下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杨旭东为“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与提升建筑质量专题研究班”学员们讲授了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主要为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和发展路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策略及发展方向,中国北方清洁取暖目标和技术路径。 

 

杨旭东1.jpg

 

杨旭东认为,实现中国建筑节能的途径,一是从“措施导向”转为“效果约束”。能源节约要实行总量和强度的双控;从生态文明的理念出发,既要提高效率,又反对过度消费;继承和坚持中国节俭的优良传统,开辟中国建筑节能新模式。二是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室内环境营造的模式。采用“部分时间、部分空间”的室内环境营造;分散优先、尽可能不集中的系统形式;由末端使用者主动地营造室内环境,而不是被动地接收服务;被动优先,减少需求;主动优化,提高效率。

 

杨旭东指出,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将向不同建筑类型延伸、向全寿命周期延伸、由单体建筑向区域延伸、向不同地域延伸,发展因地制宜、均衡发展、高效目标、人文绿色的新建筑。中国目前的建筑能耗低于发达国家,当务之急是不能以建设绿色建筑的名义却走入反绿色的歧途; 必须考虑环境品质和环境负荷之间的平衡,不能盲目追求高品质室内环境,忽视能源资源的消耗; 必须鼓励低成本、高效的适宜节能技术, 强调技术适宜、设计合理,反对片面强调高技术的应用。

 

杨旭东2.jpg

 

杨旭东介绍,北方清洁取暖行动的目标是城镇2020年前取消东部地区小容量燃煤锅炉,以后逐渐解决西部问题;农村取消散煤炉,取消秸秆直接进灶的高污染方式;2+26城市实现无煤化 (不包括清洁的燃煤电厂)。途径是充分利用已有的集中供热管网,进一步扩建跨区域输热网;充分利用热电联产余热、乏汽废热;充分挖掘低品位工业余热;以热电联产余热和工业余热为基础,通过跨区域热网,形成城镇供热的基础负荷,为70%-80%的城镇建筑提供基础负荷;用小型天然气锅炉在末端调峰,补充严寒期的热量,并作为备用;推动燃煤热电联产“热电协同”技术的发展和实施,使其同时承担供热和电力调峰的功能,成为“灵活电源”。非集中供热的城镇建筑的清洁取暖方式可采取多种热泵技术,如污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地下水水源热泵、中深层地热热泵、空气源热泵、带蓄热功能的电驱动吸收式空气源热泵等;天然气锅炉;直接电热锅炉等。 

 


主办单位: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       京ICP备1600719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