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高品质发展需求下的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的路径

【精品课程】 2018-10-22 22:12:53

10月16日上午,原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规划局局长潘安为“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与提升建筑质量专题研究班”的学员们讲授了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的路径。 

潘安1.jpg

 

◆城市环境品质恶化的客观原因是高速发展。高速发展的特征是经济效果好,破坏环境能力强,需要秩序重组。当前,以追求规模和速度为导向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必须向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转变。不能用遏制城市发展的方式去解决城市环境品质恶化问题,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顺应现实,改善现实。 

 

◆高速发展导致环境恶化表现为秩序滞后。城市需要在新的规模和密度下建立新的秩序。重构秩序需要严肃城市的整体观、系统性和包容度,其中整体观决定城市秩序重构效果和环境品质的提升能力,系统性决定城市秩序重构的效率,包容度和亲和力是以人为本的根基。

 

◆影响城市秩序重构的基本要素是开敞空间。开敞空间是城市中建筑、人与自然对话的媒介。影响城市品质的关键区域在于非建筑用地,政府掌控的非建筑土地资源占城市建设用地20-45%,通常会在40%左右。这些开敞空间的建设与管理主导城市的市容市貌和个性。要利用这些开敞空间做好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同时使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顺应开敞空间体系布局。

 

潘安2.jpg

 

◆提升开敞空间品质的关键节点是点线面体。点指公共空间要素(消灭乱停车,释放公共空间),线指系统要素(垃圾分类,雨污分流,根除隐患,城市水系等),面指城市人的需求要素,体指社区要素,此外还有文脉要素即时间轴。

 

◆城市秩序重构之后的行动方案需要共同缔造。共同缔造就是要将政府的职能,社会的力量和市民的积极性拧成一股绳,通过对城市品质提升的规划、计划、工作方案和实施的解读,形成具体操作建议。其灵魂是“同心同德”。政府、社会和市民共同缔造是人居环境建设成功的真谛,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是永恒话题,需要持之以恒。以城市建设重点、群众关注焦点和可见成效要点,扎扎实实做好十件事,即依照规划管理城市:还路于行,解决行车与停车的问题;还绿于民,创建户外活动场地;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建构慢行网络,创造步行和自行车环境;以垃圾分类处理为突破口,减轻城市运行负担;以水脉治理为契机,改善市容市貌环境;完善城市保障体系:完善城市空间体系,完善服务配套均衡度;建设社区治理能力:有序推进老旧小区市政设施改造,融老旧小区于城市环境之中;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做好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规划,制定近期实施计划;开展普查建档工作。

 

总之,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建立在是否实现了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的基础上,城市是否依据规划实施并依规划进行管理。城市系统运行效果,城市保障系统运行效果,社区治理效果和城市文脉承传效果是否实现。 


主办单位: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       京ICP备1600719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