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英:城市发展战略背景下的工业资源再生

【精品课程】 2017-09-26 18:45:35

      2017年9 月23日上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伯英为“提升城市建筑水平专题研究班”学员们介绍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文件、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大量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成功案例,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体会。

 

 

       工业遗产作为新型文化遗产,涉及到建(构)筑物、设施设备、交通运输、动力能源,以及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工人住宅、生活服务设施、文化教育设施等,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建设发展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宝贵遗存,是“阅读城市”的内容场景,是“感知城市”的文化载体。对工业遗产价值科学、精准的释读和活化展示利用,是让工业遗产“活起来”的关键。

 

 

       刘伯英认为,经济新常态下,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明的见证,不可或缺。以工业遗产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大量增加,传统工业区的更新将成为城市复兴的主战场。

 

       刘伯英指出,对工业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创新利用,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保持风貌景观、提升城市品质,体现“历时性”的城市演变,为城市发展的新功能提供空间支撑,实现城市发展的新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主办单位: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       京ICP备1600719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