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城市设计
【专题课程】 2018-01-15 14:12:18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城市设计思路与任务、绿色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定义:
就是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
城市设计基本内容:
塑造景观特色,明确空间结构,组织公共空间,协调市政工程,提出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等控制要求,并作为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依据。
城市设计是一种设计活动
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
城市设计的要素是城市外部空间
城市设计的作用:
一是保护城市自然山水格局,促进城市与自然融合。通过城市设计,尊重自然,将城市毗邻的山水、林地、耕地等绿色空间引入城市,留住绿水青山,构建“显山露水,透绿见蓝”的空间格局,让城市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
二是保障城市公共空间,满足公共活动需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城市,需要通过城市设计,创造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场所环境,满足城市交往、交流和休闲娱乐需要,使城市更有凝聚力和活力。
三是反映地域环境特征,提升城市风貌特色。特殊的地形地貌是城市特色的源泉。通过城市设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地形地貌,塑造与自然更和谐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环境,既实现了低影响开发,也塑造了富有特色的地域环境。
四是保护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长期的发展建设,都积淀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历史空间、城市文脉。通过城市设计,敬重历史传统,保护历史文化,并将其有机地融入到新的城市空间,留住城市的“基因”和“记忆”。
五是降低城市能耗需求,提升城市绿色发展。城市形态影响城市交通、建筑能耗需求。绿色宜居的城市形态引导城市绿色交通出行,引导城市建筑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等被动式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功能混合用地引导城市建筑用能削峰填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供能系统效率,降低供能系统负荷。
城市设计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城市开展了大量城市设计工作。据统计,全国近280个设市城市,累计开展城市设计近2700项。各个城市的做法有很大不同。有的城市在城市发展战略中研究了空间发展战略,如广州、济南等;一些城市开展了总体城市设计,如苏州;一些城市在重点地段、重点项目开展了详细城市设计。一些地方在生态城市规划、新城新区规划中,大力推进了城市设计工作。尤其是天津、上海、深圳、哈尔滨、南京等,很多开展了城市设计,并取得了较好地成效。一是这些城市多是大城市,通过地方立法,确立了城市设计的一定的法律地位。二是将城市设计内容和要求制作形成城市设计图则,作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附加图则。
如何开展城市设计:
建立城市设计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城市设计管理制度,确立城市设计的地位,明确城市设计工作与城市规划工作、建筑设计工作的关系,这也是制定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的重要目的。
通过制度设计明确城市设计的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要求,落实“谁来管”,“如何编”,“怎样批”的问题。
绿色城市建设内容
加强生态空间管制。要划定三区四线,保住“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控制城市开发强度。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和规模。
推进城市生态修复。修复被破坏的山体、修复被填埋的河道、修复被割断的绿地,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 。
积极建设海绵城市。让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建立绿色指标体系。建立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作为指导和评价工作的依据。
指标体系引领绿色交通体系、能源综合利用、可持续的水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内容通过规划设计手段,确保落地。
城市设计怎么编:
强调两点,一是不要“铺地毯式”、过度消费城市设计,当前,我们的能力和水平、财力,决定我们不能追求城市设计的“全覆盖”;二是城市设计不是目的,而是要发挥城市设计的作用,将城市设计作为手段和工具,指导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要分整体和局部,重点和一般,“分层次、有重点”的编制城市设计。
城市更新的目标:
一般来说,城市总是经常不断地进行着改造和更新,经历着“新陈代谢”的过程。
城市更新的目标是振兴城市的经济,增强社会活力,改善居住环境。城市更新除了对设施过于简陋地区进行“推倒重来”的改建以外,还注重对有历史价值和反映地方风土人情的旧建筑物和地区进行维修和保护,在保存房屋原有外貌的条件下,改建内部,装备现代化的设施。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期,城市发展将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质。
—既有规划、建设、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城市未来发展需要,必须通过大力开展城市更新工作实现城市的转型、升级、提质。
绿色城市建设内容 :
加强生态空间管制。要划定三区四线,保住“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控制城市开发强度。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和规模。
推进城市生态修复。修复被破坏的山体、修复被填埋的河道、修复被割断的绿地,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 。
积极建设海绵城市。让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建立绿色指标体系。建立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作为指导和评价工作的依据。
指标体系引领绿色交通体系、能源综合利用、可持续的水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内容通过规划设计手段,确保落地。
结束语:
绿色应是今后城乡规划的灵魂和主旋律,这一切都是尊重绿色规律。城镇建设要从绿壳到绿芯再到绿魂,在生态文化贯穿五位一体建设布局全过程中,先布绿色大棋盘,再下好绿色棋,创造结构佳、功能好、交通畅、环境优、形象美、品质高的绿色格局。城市规划要尊重、保护好祖国名山大川青山绿水,保护好神州大地山水格局中万绿丛中点点红的历史文化遗产,城乡规划建设需呈现显山露水透绿见蓝的龙凤呈祥态势之大模样!